考虑现阶段核电发展仍须谨慎对待,风电受成本与技术因素的制约难有突破,而水电受装机容量的制约,发电能力不会有太大提升,2012年火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会有明显下降(75%至77%),那么电煤消费量将达到18.79亿吨至19.29亿吨。

保山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牡丹江市 2025-04-05 18:17:35 9919广润发超市安徽安庆桐城市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俞燕山认为,根本出路还是要推动煤电运市场化改革,包括取消重点合同煤价、进一步放开煤价以及建立由市场主导的电价形成机制等。

投资煤炭行业,要重视资源枯竭对产能的影响,要关注政府对煤价的态度,只有平稳推高传统能源价格才能实现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的经济结构转型战略,要关注煤炭库存对煤价的影响。未来,政府仍将继续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并适当限制新增产能的释放速度,煤价易涨难跌局面已形成。

保山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另外,要关注煤炭行业成本快速增长不可逆转的趋势,人工成本、开采年限、井下设备投入、安全投入、沉陷区改造和各种基金的收取等因素也不可忽视。整体来看,煤炭上市公司业绩的双轮驱动因素产量和吨煤净利增速均已开始放缓,行业整体弹性将逐渐变弱,未来板块性机会将逐渐减少,个股分化程度加剧。我们的观点是,未来煤化工将是中长期需求动力,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中国会进一步发展煤代油,以煤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化工,这将成为拉动中国煤炭中长期需求的原动力。前低是因为政府在年末上调电价的同时,上调重点电煤合同价,但同时限制电煤现货价格,另外,中国外围经济动荡也是原因之一。预计未来国内煤价的大趋势是总体向上,易涨难跌,但弹性变弱。

煤炭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未来,煤炭将在化工领域越来越多地替代石油,煤化工产能过剩也许成为常态。●本报特邀撰稿人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煤炭行业首席研究员 陈亮内容提要□未来国内煤价大趋势向上,易涨难跌,但弹性变弱□成本增速会持续超越收入增速,企业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行业最大压力,在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政策性成本不断增加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其供需格局和价格走势不是简单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在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目标引领下,预计山西煤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

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在转型跨越的大背景下,充分把握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现代煤化工为动力,带动山西煤炭产业战略转型。围绕中国第一煤化工大省这一目标,目前山西省已与中国海油、中煤能源、中国大唐、华润集团、中化集团、中国石化、陕西煤化集团等签订十二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七大集团投入山西煤化工领域的资金高达5000亿元。统计显示,今年1-10月,山西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3.5亿元,同比增长41.8%。8月11日,总投资143亿元的阳煤集团化工新材料园区开工,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14万吨己二酸、12万吨聚甲醛项目,配套生产24万吨氨醇、20万吨硝酸、24万吨硫酸等产品。

可以看出,煤化工业创新产出成效明显,已经初现端倪。不发展现代煤化工,就不能成为新支柱。

保山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为山西煤炭行业转型,山西确定的《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原则就是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禀赋,兼顾水资源和环境条件,实施战略重组,实现煤炭、化工产业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把山西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十二五期间,山西引资投向煤化工的金额总计超过5000亿元。中煤能源拟在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投资1010亿元,在临汾市建设能源化工循环经济绿色园区项目。其中,中国海油在山西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目前进行的煤炭清洁化利用循环经济项目一期工程将投入400多亿元

经过近一年的施工,目前项目大部分工程都已经完成了60%以上,明年8月将进入试生产阶段。在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目标引领下,预计山西煤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不发展现代煤化工,就不能成为新支柱。围绕中国第一煤化工大省这一目标,目前山西省已与中国海油、中煤能源、中国大唐、华润集团、中化集团、中国石化、陕西煤化集团等签订十二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七大集团投入山西煤化工领域的资金高达5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新型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为重点,以提升传统煤化工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合力布局全省煤化工产业项目,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的转变。包括总投资428亿元的晋煤集团煤电油化运循环经济工业园施工现场,和总投资30亿元的100万吨煤制油项目,都呈现出为项目推进紧张忙碌的场面。

保山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同时,《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确定了山西省化工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现代煤化工则是以生产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产业,主要包括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产品。

5月15日,鹏飞集团总投资58亿元的年产220万吨焦化项目正式奠基。11月13日在太原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的焦炉气中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技术,这一成果是建立在基础研究基础上开发的焦炉气制合成天然气的新途径,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统计显示,今年1-10月,山西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3.5亿元,同比增长41.8%。初步具备了支柱产业引领的基本特征。4月26日,吕梁孝义市开工千万吨级新型煤化工基地暨总投资100亿元的焦化项目,是全省乃至全国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年产500万吨现代化焦化项目。煤化工产业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和能源产品的行业,具有资金、技术和资源密集型特征,涉及煤炭、电力、石化等领域,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对资源、生态、安全、环境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

可以看出,煤化工业创新产出成效明显,已经初现端倪。没有新支柱产业,就没有新山西。

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根堂说。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依托甲醇项目建设年产24万吨聚甲醛项目和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形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园区总投资336亿元。

五千亿资金助力在转型跨越发展、打造新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煤化工项目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焦点。12月9日,笔者从山西化工行业经济分析会上了解到,山西化工行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以现代煤化工为着力点,打造新型化工产业链。

创新活动最活跃的是新兴的煤化工业,其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全省的9.4%。5月30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项目开工,总投资4.1亿元。8月22日,世界第一套可使用水煤浆气化的水冷壁气化炉在山西阳煤丰喜临猗分公司建成投运,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水煤浆水冷壁煤气化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大型煤化工企业的技术选型提供了新的选择。创新研发支撑为助力山西经济跨越转型,山西新支柱的打造正在紧锣密鼓之中。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西,煤炭产业在2010年完成了工业增加值2559.6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7.57%,成为了山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届时,山西煤化工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转化煤炭9000万吨,煤炭的化工转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10%以上,实现全省煤化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在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数和发明专利数中,全省煤化工产业的产出占全省支柱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6%、4.7%、5.2%和7.5%。山西的煤炭储量和产量分别是全国的1/3和1/4,然而,山西的煤炭产量80%是向省外输出的,其结构主要以采煤为主,煤炭转化和深加工水平有限,只能赚取很低的利润。

目前在山西,围绕重点领域,以一批代表转型发展方向、带动性大、示范性强、见效快的重大项目为当前转型综改试验区重大标杆项目,由各相关部门牵头稳步推进。资料显示,山西省开展研发活动的支柱产业中,新型产业的企业数量占到73.2%。

山西省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重点解决传统产业转型等问题。山西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大园区承载,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积极遵循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循环化、经济发展低碳化的模式,产业项目快速推进,现代煤化工项目领先发展。山西经济结构单一,化工行业以尿素、甲醇、氯碱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规模及产品结构雷同,具有领先水平的大装置比例偏低,行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在科技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上,也显示上述同样特点,煤化工业中有8.8%的企业建立了科技机构。

现代煤化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利用煤的内在固有特性中的优势,对煤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重解决煤炭转化过程中高效、低污和经济三大方面问题。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4.5亿元,利润3.5亿元,税金1.1亿元。

今年8月1日,山西省第一套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工程在山西焦煤集团开工建设,标志着山西焦煤与神华集团共同建设3000万吨级煤焦化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078亿元。山西不仅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先行先试,还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同样先行先试,率先走出转型发展新路。

其中,中国海油在山西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目前进行的煤炭清洁化利用循环经济项目一期工程将投入400多亿元。中煤能源拟在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投资1010亿元,在临汾市建设能源化工循环经济绿色园区项目。

曲意逢迎网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曲意逢迎网   sitemap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8714@qq.com